联系电话:13758719499
发布时间:2025-04-24点击次数:18字号:AAA
网上删帖行为可能触犯多条法律法规,具体取决于删帖的动机、方式及造成的后果。以下从民事责任、行政责任、刑事责任三个层面分析:
1. 侵犯著作权
2. 根据《著作权法》规定,网络用户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,未经作者许可擅自删除其作品,可能构成对著作权人发表权、修改权、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犯。侵害公民知情权与表达自由
1. 违反《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》
2. 该办法明确规定,互联网信息服务需依法取得许可或备案。通过非法手段删帖(如伪造公文、侵入系统等),可能被认定为未经许可擅自提供信息处理服务,面临行政处罚。扰乱网络管理秩序
1. 非法经营罪
2. 根据《刑法》及司法解释,以营利为目的,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,个人非法经营数额达5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2万元以上,构成非法经营罪。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
3. 若删帖行为涉及侵入计算机系统、删除或修改数据等,可能触犯《刑法》第286条,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,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。敲诈勒索罪
4. 以删帖为由要挟他人支付财物,数额较大或多次实施,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。伪造、变造国家机关公文罪
● 案例1:某公司员工黄某为谋取利益,在未核实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,通过投诉举报等方式删帖,非法获利17万元,被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,缓刑四年,并处罚金20万元。
● 案例2:廖某、唐某共同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,违法所得达11万元,被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、二年六个月,并处罚金。
1. 合法维权:面对网络负面信息,应通过向网站举报、申诉等正当渠道维权,避免触犯法律。
2. 拒绝有偿删帖:网络行为受法律监管,任何试图通过非法手段删帖的行为均可能面临法律制裁。
3. 增强法律意识:了解《著作权法》《网络安全法》《刑法》等相关规定,避免因无知而违法。
金天科技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,不断优化服务体系,提升服务质量,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、高效、专业的舆情监测与舆情分析服务,助力客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