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电话:13758719499
发布时间:2025-04-22点击次数:26字号:AAA
1. 目的
2. 为有效应对网络舆情,维护组织形象和社会稳定,规范舆情监测、分析、处置及引导流程,制定本办法。适用范围
3. 适用于本单位及下属机构在互联网、社交媒体、新闻媒体等平台上的舆情监测、预警、处置及后续评估工作。基本原则预防为主,快速响应:建立常态化监测机制,确保舆情早发现、早处置。
a. 实事求是,依法依规:舆情处置需以事实为依据,符合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。
b. 分级负责,协同联动:明确各部门职责,形成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。
c. 公开透明,引导舆论:主动发布权威信息,引导舆论向积极方向发展。
1. 领导小组成立舆情管控工作领导小组,由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,分管领导任副组长,成员包括宣传、法务、技术、业务等部门负责人。
a. 职责:制定舆情管控策略,统筹协调重大舆情处置,监督执行情况。
2. 工作小组设立舆情监测组、分析研判组、处置应对组、技术保障组等专项工作小组。
a. 职责:监测组:负责全网舆情实时监测,建立舆情信息库。
i. 研判组:对舆情进行分级分类,提出处置建议。
ii. 处置组:制定并执行舆情应对方案,协调内外部资源。
iii. 技术组:提供舆情监测工具、数据分析技术支持。
1. 监测范围覆盖新闻网站、社交媒体(微博、微信、抖音等)、论坛、博客、短视频平台等。
a. 重点监测关键词包括单位名称、领导姓名、业务领域、敏感事件等。
2. 预警机制根据舆情热度、传播范围、情感倾向等指标,将舆情分为四级预警:蓝色预警:一般性舆情,需关注。
i. 黄色预警:较大舆情,需采取措施。
ii. 橙色预警:重大舆情,需启动应急预案。
iii. 红色预警:特别重大舆情,需上报上级部门并联动处置。
3. 报告流程监测组发现舆情后,1小时内提交初步报告至研判组。
a. 研判组2小时内完成分析,提出处置建议并上报领导小组。
1. 处置原则快速响应:舆情发生后24小时内发布官方声明,表明态度。
a. 实事求是:及时公布事实真相,避免信息真空。
b. 依法依规:处置措施需符合法律法规,避免引发次生舆情。
2. 分级处置一般舆情: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声明,澄清事实,引导舆论。
a. 较大舆情:成立专项工作组,制定处置方案,协调媒体资源。
b. 重大舆情:启动应急预案,联动政府部门、行业协会等共同应对。
c. 特别重大舆情:上报上级部门,必要时召开新闻发布会。
3. 媒体沟通建立媒体联络机制,定期与主流媒体沟通,争取舆论支持。
a. 舆情发生后,主动向媒体提供权威信息,避免不实报道。
1. 正面宣传通过官方网站、社交媒体等渠道,发布正面信息,引导舆论方向。
a. 邀请权威媒体、专家学者解读政策,增强公信力。
2. 网络互动设立网络发言人,及时回应网民关切,化解负面情绪。
a. 开展线上活动,增强与网民的互动,提升品牌形象。
3. 形象修复舆情平息后,发布整改措施及进展,恢复公众信任。
a. 通过公益活动、社会责任报告等方式,重塑组织形象。
1. 监测工具配备专业的舆情监测软件,实现全网舆情实时抓取、分析。
a. 定期更新关键词库,提高监测精准度。
2. 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,对舆情数据进行深度挖掘,预测舆情走势。
a. 生成舆情分析报告,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。
3. 应急资源建立舆情应急资源库,包括媒体资源、专家团队、法律顾问等。
a.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,提升应对能力。
1. 培训机制定期开展舆情管控培训,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。
a. 培训内容包括舆情监测、分析、处置、媒体沟通等。
2. 考核评价将舆情管控工作纳入部门绩效考核,明确责任分工。
a. 对舆情处置不力、造成负面影响的部门及个人,追究责任。
1. 解释权本办法由舆情管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。
2. 修订与实施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,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。
附录
● 舆情处置流程图
● 舆情分级标准表
● 舆情监测关键词库
说明:本办法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,结合行业特点及上级部门要求进行调整完善。
上一篇:做好舆情管控工作的相关要求
金天科技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,不断优化服务体系,提升服务质量,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、高效、专业的舆情监测与舆情分析服务,助力客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