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电话:13758719499
发布时间:2025-04-08点击次数:42字号:AAA
合法删帖的法定情形中,以下情况可以删除负面信息:
● 法律依据:根据《网络安全法》第43条,个人发现网络运营者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的规定或双方约定收集、使用其个人信息的,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删除其个人信息。
● 适用情形:若负面信息由信息发布者自行发布,其有权依法删除自己发布的内容。
● 法律依据:网络平台可根据用户协议或法律法规,对涉嫌虚假宣传、侵犯隐私、恶意诽谤等不良信息进行删除。
● 适用情形:虚假宣传:信息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,误导公众。
○ 侵犯隐私:未经授权公开他人隐私信息。
○ 恶意诽谤:捏造事实诽谤他人,损害他人名誉。
● 法律依据:根据相关法律法规,政府监管部门在特定情况下可依法要求平台删除违法违规信息。
● 适用情形:违反法律法规:信息内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,如涉及国家安全、社会稳定等。
○ 损害公共利益:信息内容损害公共利益,如传播谣言、煽动暴力等。
● 法律依据:根据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及相关司法解释,信息的删除必须达到“不得复认”的程度,即清除后不能通过其他方式再还原此信息。
● 适用情形:处置和使用目的消失:如信息收集目的已实现,无需继续保留。
○ 处置和使用期限届满:如信息保留期限已到,应依法删除。
○ 处置和使用活动缺乏合法性要件:如信息收集未获授权或违反法律规定。
● 法律依据:2014年欧盟法院在“谷歌西班牙案”中确立了被遗忘权,公民可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“不适当、不相关、过时的数据信息”。
● 适用情形:信息过时:如信息涉及的事件已过去多年,不再具有现实意义。
○ 信息不相关:如信息与当前事实无关,继续保留无意义。
○ 信息不适当:如信息内容不适当,继续保留可能损害他人权益。
● 法律依据:根据《民法典》及相关司法解释,公民的姓名权、肖像权、名誉权、荣誉权受到侵害的,有权要求停止侵害、恢复名誉、消除影响。
● 适用情形:名誉权侵害:如信息内容诽谤、侮辱他人,损害他人名誉。
○ 隐私权侵害:如信息内容侵犯他人隐私,泄露他人秘密。
○ 其他合法权益侵害:如信息内容侵犯他人知识产权、商业秘密等。
上一篇:舆情/负面信息监测情况
下一篇:删负面合法吗
金天科技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,不断优化服务体系,提升服务质量,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、高效、专业的舆情监测与舆情分析服务,助力客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。